1891年,高更從法國南方的馬賽港啟航,經過蘇伊士運河、澳洲、新卡勒多尼亞,經過兩個月的航行,高更抵達他夢中的鄉園─大溪地。身處文化混雜的大溪地,唯有不斷內省並去除歐洲白種男人的優勢心態,才有可能與這塊土地平等生活。繪畫儼然成為了他面對自己最誠實的道路,高更也試著用繪畫重新建立起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支離破碎的關係,他畫出大溪地的美、海洋的純淨和陽光的明亮。
- Jan 27 Thu 2011 10:06
《永遠的他鄉》高更之謎大破解之三:來到大溪地
- Jan 26 Wed 2011 09:49
《永遠的他鄉》高更之謎大破解之二:友情篇
讀過高更的生長背景,知道他為了藝術創作拋家棄子,他的身體裡也流著流浪的血液,這樣的人注定孤獨漂泊。人海雖無浪,但偶爾也會遇見相似的帆,我們就來看看還有誰能聽得見漂浪靈魂的無聲吶喊。
【畢莎羅】
- Jan 25 Tue 2011 10:14
奚淞畫展/朝露菩提—寫在《心與手》畫展前
奚淞畫展/朝露菩提—寫在《心與手》畫展前 【文/奚淞】
- Jan 24 Mon 2011 17:54
《永遠的他鄉》高更之謎大破解之一:家庭篇
目前正在北美館展出的《永遠的他鄉─高更》展覽,無疑地是為我們開啟一道認識高更的一扇窗。十九世紀出生於巴黎的保羅.高更為了追求遠方的呼喚,不惜頃家蕩產遠渡他鄉,企圖走出西方繪畫的新格局,謂為現代藝術的啟蒙大師。高更畫作色彩濃烈,在他超越時代的美學構圖下,卻有散發出無盡的詩意與靜謐的憂傷。高更不僅掀開歐洲藝壇的原始藝術風潮,呈現西方文化逐漸消逝的生命力,更影響了布列塔尼地區的畫家。
蔣勳老師在2008年出版《破解高更》,書中羅列了數個高更之謎廣受迴響,在2010年,也乘勝推出有聲書《原始的呼喚─高更‧異鄉‧流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複習這個將自我放逐於異鄉的瀟灑藝術家吧~
- Jan 19 Wed 2011 17:34
菩提樹照見的心與手:《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
還記得去年我們為奚淞老師舉辦的展覽《尋找一棵菩提樹》嗎?寧靜美好的菩提樹,並不在他鄉異國,不偏不倚,就在自己心中。透過展覽的拋磚引玉,奚淞老師也得到一個意外的驚喜──印度菩提迦耶的聖樹菩提。
- Jan 19 Wed 2011 16:13
《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1/22-4/3)
- Dec 24 Fri 2010 10:08
[看展覽] 文藝紹興(下)─南宋生活畫的雅緻繁盛
看了李唐、夏珪、馬遠的畫作,同學們是不是也對南宋山水畫的特徵越來越瞭解了呢?雖然要向金朝進貢稅幣的南宋在歷史上評價不高,但宋高宗遺傳了父親宋徽宗的藝術天分,他致力於藝術與文學的推廣,提倡「以藝載道」並用藝術推廣道統。《文藝紹興》這個展名也是來自宋高宗第二個年號「紹興」。 在當時就有許多對當時執政者忿懣的詩人寫下批評時政的詩句,像「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的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這首詩就是在諷刺偏安的南宋政局。
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個問題其實也讓我們看出當時西湖畔的休閒景緻的繁茂,李嵩的〈西湖圖〉也畫出了有名的「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蘇堤春曉、 斷橋殘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鐘、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 Dec 23 Thu 2010 09:57
[看展覽] 文藝紹興 (上)─南宋山水畫的俊逸靈美
- Dec 17 Fri 2010 10:45
Facebook贈獎活動:來一趟「與光同行 莫內畫作之旅」吧!(得獎公布)
印象派大師莫內跟隨光影到各處寫生紀錄,我們挑選出諾曼第沿海、倫敦、荷蘭、阿讓特、胡昂、巴黎及吉凡尼等,透過這七個地方,我們將跟隨莫內一起追尋生命中瞬息萬變的印象光影。 莫內帶領他的觀眾走向自然,感覺陽光,感覺風,感覺雲的漂浮,感覺水波盪漾,感覺光在教堂上一點一點的移動,感覺愛人身上的光,感覺田野中麥草的光,感覺每一朵綻放的睡蓮花瓣上的光;感覺無所不在的光,莫內溫暖的光影景色,讓你想起了誰?
- Dec 06 Mon 2010 10:22
花博系列講座二:花如常─星雲法師X陳文茜
蔣勳老師和莫內一同揭開花博天使生活館身心靈SPA系列講座序曲,蔣老師帶領我們航行法國諾曼第沿海、在巴黎搭上工業革命後的新坐騎─火車、穿越澄黃的、金黃的、被夕陽兀自照耀的麥草堆,最後停留在如詩如夢的沉藍睡蓮池旁。在天使館身心靈SPA區,被裊裊輕紗環繞的我們也彷彿接受一場精神洗滌。
為了讓這些美好和更多朋友分享,我們也和Gridow影音合作提供網路直播的服務,相信很多在辦公室裡邊收看直播講座邊等著迎接快樂週末的朋友,也感受到幾絲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