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01.jpg

2009/05/04 

相信你對於「五四運動」一定不陌生。
大部分在台灣成長的人對於「五四運動」的第一印象幾乎都是「胡適」或「白話文運動」。
2009年,適逢「五四運動」90週年,讓我們再一次重新認識這個影響近代中國及台灣意義深遠的「五四運動」。

台灣前陣子沸沸騰騰的「野草莓運動」雖然猶如曇花一現
然而,1919年5月4號的由北大學生主導的「五四運動」的野火卻一路遼燒了近一個世紀
為抗議山東問題和凡爾賽不平等條約而怒吼的1919「五四運動」,原為青年為捍衛國家主權與民族意識的怒吼發聲。
它的後座力甚至影響了日後轟動國際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廣義的「五四運動」象徵著中國新一代的知識分子積極尋求建設「新中國」的各種途徑與嘗試
不僅僅是文學上的「白話文運動」,他們向更廣闊的科學、民主、政治、教育以及社會等層面積極尋求與深度探索。

2009年5月4日,台北市文化局與文訓雜誌社合辦了「五四文學人物」的回顧展
開幕式當天,文訓的工作人員身著陰丹士林藍布的合身短袍,紮著兩條長辮子,民國初年的清秀風味便油然而生
長長的時間軸展版清楚地回顧了1919-1926年間影響中國深遠的文化與社會運動風潮
聰明的你將會發現,「五四運動」不再僅僅是「白話文運動」,它含括了對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各個層面的力量相互交融碰撞的跡痕

活動也特別邀請了台師大合唱團與萊茵愛樂室內樂團的表演,用清朗的歌聲與輕快的樂曲,將時空拉回思想蓬勃飛揚的20世紀初。
活動的重頭戲是台港中三地學者暢談的「五四論壇」
透過中研院院士李歐梵、北大教授陳平原、與台大教授柯慶明的三方對話
讓新世代的青年學子有機會再一次貼近五四的中心精神。

設置於國家圖書館一樓展場的文物手稿區,也相當值得一看。
在淡去的墨水與充滿歷史跡痕的珍本書籍中,你將更清楚感受時代與時光的流逝對於思想的保存與傳承的意義和價值。
而今日,我們有幸再次傾聽這流轉了近一世紀的青春蓬發。

【延伸閱讀】
1.五四文學活動網站
http://www.wenhsun.com.tw/54/A.html

2.維基百科-關於「五四」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94%E5%9B%9B%E8%BF%90%E5%8A%A8&variant=zh-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END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