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jpg 

第三講  「世間只有情難訴」:湯顯祖與《牡丹亭》試析  收看課程錄影

一、 引言:具有時代精神的改編
1.《牡丹亭》劇情簡介
宋朝南安太守之女杜麗娘,於春日遊園後感傷成夢,夢中與一俊雅書生在牡丹亭歡會,夢後相思,一病而亡。死後三年,杜女之魂得與夢裡書生柳夢梅相見,在其協助下還魂復生,二人成婚並與父母團圓。

2. 湯顯祖生平作品概述
-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晚年號繭翁。江西臨川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生,萬曆四十四年 (1616)卒。
-先後創作了《紫簫記》、《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和《邯鄲記》,後四部作品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
-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譽。

0015.jpg  

二、《牡丹亭》的創作背景︰「情」與女性
1. 晚明對「情」的重視
「情」︰發自內心的自然情感
王陽明(1472-1529):「喜怒哀懼愛惡欲,謂之七情。……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謂之欲,俱為良知之蔽。」 (《傳習錄下》)
李贄(1527-1602)︰稱司馬相如、卓文君為「善擇佳偶」
湯顯祖(1550-1616)︰尚「情」
「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於神。天下之聲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耳伯麻姑游詩序〉
「歲之與我甲寅者再矣。吾猶在此為情作使,劬於伎劇。」〈續樓賢蓮社求友文〉
「人生而有情。思歡怒愁,感於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 (戲劇)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
《牡丹亭》︰正視內心至情的天下至文。
袁宏道(1568-1610)︰「大概情至之語,自能感人,是謂真詩,可傳也。而或者猶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隨境變,字逐情生,但恐不達,何露之有!」〈敍小修詩〉(1596)

2. 對傳統女教的重省

三、《牡丹亭》的言情藝術
1. 杜麗娘與「情至」精神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第云之所必無,安知之所必有邪! (湯顯祖《牡丹亭‧題詞》)

2. 時間、花園、夢、死亡
情與時間
-夏志清曾從「如何處理人在時間壓力下的處境」這一視角,評論湯顯祖「四夢」。他認為湯對時間極感焦慮,且在處理時間的主題上特別見長。《牡丹亭》是他向時間挑戰的唯一作品。此劇的特色涉及人「在時間的世界」與「沒有時間限制的世界」二者的糾結互動;愛情讓人從時間的枷鎖中暫時解脫。
-「似水流年」,時間的緊迫感︰(旦)「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 (生)「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驚春誰似我?」


花園
-意義不再只是才子佳人戲曲小說中常見的談情說愛場所。啟示人可以怎樣自由自主、美好地活著
-內外之間、自然與人為之間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是杜麗娘生存狀態的外在投影
-是她發現生命意義,尋夢以及還魂的所在;具有自然轉化的生機,蘊含著作者文化再造的憧憬
-為何叫《牡丹亭還魂記》?「牡丹亭」富有象徵意義︰(旦)「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得先?

夢與情(愛情劇的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在夢中)
-湯顯祖︰「夢中之情,何必非真?」(以幻境寫真境)
-以夢寫情的原因:禮教的禁錮:第七齣〈閨塾〉︰(貼)昔氏賢文,把人禁殺。(情 vs.禮)
-夢是情的外現,願望的實現 。(旦)俺的睡情誰見?
-「情能超越生死,脫略形骸,實導源於內在的絕對主體性。這股神秘力量,不假外求,正因無待現實世界的證成和引動,所以才別具激越和震撼。
-(在中國哲學中)「真」自始即關聯幻化離形,成仙得道,即以精神境界超越現實世界。」(李惠儀,〈說真〉,收於《崑曲‧春三二月天》)

0040.jpg  

死亡
-「生生死死為情多」;「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尋夢〉︰ (旦)你說為人在世,怎生叫做喫飯?(貼)一日三餐。(旦)咳,甚甌兒氣力與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杜麗娘對情的渴望一旦覺醒,即感自己的存在雖生猶死
-徐朔方︰「杜麗娘死於對愛情的徒然渴望。」
-杜死前的寫真,宛如離魂的前奏。畫與夢皆是情的外現。
〈寫真〉︰「虛勞,寄春容教誰淚落,做真真無人喚叫。(淚介)堪愁夭,精神出現留與後人標。」
-死亡之於杜麗娘猶如一條通道。面對現實的無力,死亡使本無轉圜餘地的現況得到重新調整的機會。(〈冥判〉)
-柳夢梅也不以死亡為實現真情的阻礙。他得知杜麗娘的鬼魂身份,依然不離不棄,甘犯「開棺見屍,不分首從皆斬」的律條,助麗娘還魂。(〈冥誓〉、〈回生〉)

0045.jpg  
0046.jpg  

四、 總結:從明清到當代
 1. 對明清文化的衝擊與影響
- 明清女性的反應,及對才女文化的推動
-《牡丹亭》成為崑曲的經典,膾炙人口  
   折子戲 
   全本
-影響文學與藝術創作(舉例) 
   洪昇《長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曹雪芹《紅樓夢》
   白先勇《遊園驚夢》

 2.《牡丹亭》的現代意義
- 中國文學的經典。崑曲的經典。美的形式
- 繼續影響不同文化環境下的讀者觀眾、文學家與藝術家,提供大家:
  對「情」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
-「情」之於個人心靈、個體生命以及整體文化的意義
-至真、至美、至善之「情」的普世價值
-杜麗娘個人主體性的突顯,與其對心靈自由的追求,超越了地域和時代,觸發了不同時空下的讀者、觀眾內省的經驗
-文學、藝術的再創作,生生不息

活動訊息: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有滿腔的心得想要和大家分享呢?馬上和我們分享你的心得,就有機會到城市舞台觀賞蘇州崑劇院小蘭花班的演出喔!>>我要分享上課心得
相關連結:崑曲新美學課程網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END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