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圖〉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點我看大圖

上次和大家分享南北朝畫家顧愷之(346-407)的作品〈洛神賦圖〉,顧愷之另一件傳世的作品是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

說到〈女史箴圖〉也要先提到《女史箴》這篇文章,「女史」原本是女官的官位,後來被用來稱呼受過教育的婦女;「箴」是規勸的文章,所以女史箴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勸誡婦女們的文章。不過泛女性主義的朋友們也先別激動,《女史箴》的背景其實是因為賈后專政,西晉大臣張華收集了九段歷史上先賢聖女的故事寫成《女史箴》,顧愷之再依內容分段做畫。


班妾有辭,割驩同輦。夫豈不懷?防微慮遠!
這段畫又被稱為《班姬辭輦圖》,班婕妤據說是班昭的姑姑,不僅人長得美、清麗脫俗,且文學造詣極高,尤熟諳史事。 她利用自己的知識經常給成帝講歷史故事,希望通過借鑒史料開導年紀尚輕的劉驁;班婕妤還極具音樂天賦,上朝累了的成帝喜歡到她的香閨,聽她彈奏樂曲。 漢成帝對班婕妤寵愛日盛,在當時的成帝眼裡,多才多藝的班婕妤儼然成為了無所不談的知己。 但班婕妤並不因此恃寵自驕,而是謹守為婦之德,不越雷池。 漢成帝為了能夠時刻與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命人製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供他們出遊乘坐。可是當成帝命她同車出遊時,卻被班婕妤正色拒絕。 她委婉地對成帝說:“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亡國之君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我今天如果和你同車出進,豈不和亡國之君相似嗎?”漢成帝一細想,班婕妤說的很有道理,於是長嘆了一口氣,同輦出遊的願望只好作罷。 這事後來被成帝的母親聽說了,大為感慨地對左右說:“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道罔隆而不殺,物無盛而不衰。
日中則昃,月滿則微。崇猶塵積,替若駭機。


人咸知飾其容,而莫知飾其性。
性之不飾,或愆禮正。斧之藻之,克念作聖。
東漢蔡邕在《女訓》中寫道:「心猶首面也,是以甚致飾焉。面一旦不修飾,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意思是說,心就像頭和臉一樣,需要認真修飾。臉一天不修飾,就會讓塵垢弄髒;心一天不修善,就會竄入邪惡的念頭。果然,蔡邕的女兒就是寫下《胡笳十八拍》及史上有名「文姬歸漢」的主角蔡琰。

出其言善,千里應之。苟違斯義,同衾以疑。


歡不可以黷,寵不可以專。
專實生慢,愛極則遷。致盈必損,理有固然。
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結恩而絕,職此之由。



故曰:
翼翼矜矜,福所以興。靖恭自思,榮顯所期。
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閱讀完整《女史箴》

藝評家在評點顧愷之繪畫時,說他的「筆法如春蠶吐絲,初見甚平易,且虧形似,細視之六法兼備」。所謂「六法兼備」是援引謝赫所提出的繪畫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顧愷之筆下的人物人物線條圓轉,後人稱之為「春蠶吐絲」,因為線條描法像是游絲般細緻,所以這種筆法也被稱做「高古游絲描」,技法上受篆書影響。顧愷之的繪畫氣味古樸,其用筆的功力,線條的質量,都是後人很難達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END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