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0901.jpg 

尋找一棵菩提樹          
文/趨勢科技創辦人暨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怡蓁,已刊登於人間福報專欄

奚淞老師是我最心儀、尊敬的大畫家,他總是謙虛地自稱「手藝人」,大隱於市,沈潛在佛法修行與美術創作,最近好不容易請他出山,在美麗的三月,假中山堂,藉由個展與講座分享他多年修行的體悟。


年輕時赴法國學習西洋繪畫的奚老師,回國後任漢聲雜誌與雄師美術雜誌的總編輯,是典型的文藝青年。民國八十九年母親病重,與母親感情深厚的奚老師,開始以毛筆於宣紙上恭繪觀音菩薩,將白描觀音像貼於母親病房牆上,安慰母親。
一個月恭繪一幅觀音像,直到母親過世後,一共畫了三十三幅白描觀音。


我有幸多次造訪奚老師的畫室,站在大幅的白描觀音像前,仔細地欣賞著,奚老師以極細的筆繪出千條萬縷的線條勾勒出溫暖慈悲的容顏,這需要一顆多麼專注的心方可辦到啊!我問奚老師為何要用白描的方式畫觀音像呢?他告訴我:「毛筆與宣紙是很敏感的,繪畫過程中需要調息平順,精神集中在一連串的流動中,達到一種定靜,我當時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禪靜』。」


奚老師的畫安撫病痛的母親,也陪伴他度過至親去世所造成的心靈震撼與驚懼,更安定了芸芸眾生。我的母親每天清晨唸頌佛經,定會擺著奚老師的著作<自在容顏>,頌經後,打開書細細欣賞一幅幅白描觀音像後闔上,便覺得很安心,我一直覺得這是件很動人的事。


一九九二年,奚老師前往北印度,探尋佛陀一生的足跡試著了解佛陀的智慧,接著以十年的時間,以油畫方式繪畫出心中的佛陀。奚老師巧妙運用光影變化,讓看畫的人感受到陽光灑在佛陀身上的溫暖,無形中拉近我們與二千五百年前聖人的距離。


面對科技與社會不斷變動的現代,人心難免浮動,煩惱迭生。有時抽一空閒,與先生明正拜訪奚淞老師,欣賞畫作,與奚老師話家常,總能換得身心輕涼,開心自在的下山,更開闊的角度面對世事。


我央請奚淞老師分享他多年修行與習畫的心得,奚老師自謙好久終於答應,他將首度公開分享「手藝禪」經驗。在家佈置一個小角落,或練字、剪紙、雕刻,甚至為自己縫衣服,藉由各項手藝,使心專注當下,不會造作無謂煩惱,從而獲得心靈的安靜喜悅。原來佛就在自己心中,你若有興趣,不妨試一試,你也可以找到心中的菩提樹。

奚淞主題網站:www.trend.org/2010xiso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END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