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825.jpg
觀音的名稱來源很古老。日人後藤大用在其著作中說及:觀音的梵名Avalokitesvara(阿縛盧枳低濕伐羅)原為古印度阿利安民族流傳的「聖語」,本身即具備豐富的意涵。

Avalokitesvara在梵文中包含了「ava‧ avaloka‧ lokita‧savara‧isvara 」等字義的多重組合。以中文來看,有「光‧觀‧世‧音‧自在」等意義。因此,中國歷代的觀音譯名很多,包括:「觀音‧觀世音‧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譯名。
就中從「觀世音」及「觀自在」兩個名號分析,也能理解觀音信仰的理念。

「觀世音」以姚秦鳩摩羅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代表。經文中記述佛陀晚年在靈鹫山說法的情景:

一名弟子從座中起身,合掌問佛道:「觀世音菩薩名字,是何緣故取的?」
佛陀答:「無邊眾生,苦受苦惱,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知名,菩薩即能『觀』其『音』聲,立即前往救助。以此因緣,故名『觀世音』。」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普門品經文,知道觀音循聲救苦的方式-「應為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對方若為君王,他即化身君王。對方若為婦女,他即化身婦女。對方若身乞丐,他即化為身乞丐。即使對方為惡鬼夜叉,他也化身惡鬼夜叉。並非顯赫的巨神威臨,觀音以與眾生平等的大悲心,予世間苦難以濟助。

從這觀念來看,當我們在生活中遭受困頓和苦難,那在身邊好心拉拔一把的人,其實正是混跡人世的觀音菩薩。懷著景仰觀音的心,我常覺得自己父母、師長、朋友、工作夥伴,甚至不知名陌生人,他們常常也會流露觀音的慈光。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漸趨以女相為象徵,應是中國人心目中認為女性最能配合觀音慈悲品德的緣故。

至於觀音菩薩的另一名號「觀自在」,對我更有特殊意義。

多年前,母親重病以至去世。也唯有摯愛的親人亡故,才真正使人瞭解無常的苦痛。母親的病與死,像她親手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面臨無際涯黝暗,我只有驚慟顫怖的份。我能度過這段心靈上的崎嶇與黑暗,很重要的引領力量,便是抄讀心經和畫觀音。「般若波羅蜜心經」只有短短兩百六十字,在浩瀚佛法經典中,像最晶瑩的一顆珠寶,閃爍著深邃幽光。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每回抄讀心經起首語句,不能不感受到一份超過語言的感動。在這裡,「觀」是觀照並體驗真實智慧。「自在」是指得到智慧後,便有無上解脫和自在。在佛教裡,菩薩名號依品德立名,如果任何人能觀智慧、得自在,他便也配稱觀自在菩薩。

至此,菩薩可以是眾生。自在也可以是自己。反覆抄讀心經,不知不覺,菩薩已端作我心之中,斂眉深思生命的智慧了。
- 「世間若有一人受苦,則無人可置身事外。」這是觀世音菩薩教我的功課。
- 「只要一盞心燈燃亮,則即時遠離顛倒夢想。」這是觀自在菩薩教我的功課。

因為喜愛,我反覆畫下觀音不生厭倦。而畫觀音也只是追尋真實智慧的象徵罷了。面對觀音畫稿,我常覺得紙上長短墨線宛如人間多樣的生命。每根線條起於「生」之端、結束於「死」之點。然而,隨筆勢的觸紙、離紙,每根線都還在虛空中繼續延伸向無盡。紙上線條固然構成可見的觀音畫像,而虛空不見之處,更藏有天地間生命的理則和慈愛。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觀音聖容。

漸漸的,我執畫筆的手比從前穩定而有信心了。當紙上的墨線呈現均勻流動時,我一心願望:眾生生命也能走向平穩之途。

文摘自「三十三堂札記」-雄獅美術出版   奚淞


奚淞老師將於3/12-14於台北中山堂舉辦個展,個展中將首度公開白描觀音獨特技法與觀眾分享,歡迎你的前往感受線墨線間的「理」與「愛」。
 - 「尋找一棵菩提樹」展覽訊息:http://www.trend.org/event/2010xisong/signup/index.html
 - 與奚淞面對面http://www.trend.org/event/2010xisong/signup/p_2.html
 - 認識奚淞:http://www.trend.org/2010xisong


展覽白描觀音搶先曝光:

自在容顏_智慧.jpg 
《自在容顏》三聯作之二 - 慈悲                       毛筆白描  2009  奚淞

觀音菩薩手持蓮花,象徵護持眾生的大悲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朵蓮花,慈悲加上智慧,將使它盛開、吐露清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ENDFOUND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